關于大閘蟹,蟹的鮮、蟹膏與蟹黃的香,吃過的人都不禁回想連篇,對這季節美味垂涎三尺。從古至今,大閘蟹這種中國境內土生土長的螃蟹,它的鮮香早已被眾多文人墨客所記載。 其中,記載最通俗也最接近“吃”這一理念的,該屬《紅樓夢》中的記載。書中,賈府召開的一場螃蟹宴吧,在湘云與寶釵的安排下,藕香榭中賈母等女眷都過來持螯賞桂。藕香榭“芙蓉影破歸蘭槳,菱藕香深瀉竹橋”的景致,與遠處飄來的陣陣桂花清香,讓賈母都贊許不已。這也算得上是大觀園和樂融融時期的經典寫照了。 大閘蟹 不光是清小說,再往前追溯,也會發現很多描寫大閘蟹的文人墨跡。 唐代李白就對大閘蟹的美味不吝辭藻,寫有“蟹螯即金液”的詩詞華麗的比喻蟹的肥美。 蘇東坡也是嗜蟹成癡,甚至以詩換蟹,并在食蟹后發出了“不到廬山辜負目,不食螃蟹辜負腹”的感慨。 陸游為了美食更是甘愿自黑,他將自己吃蟹時兩眼放光、口水直流的姿態也記在了詩句中:“蟹肥暫擘饞涎墮,酒綠初傾老眼明。” 大閘蟹,美味無以言表,古代文人們只能借助各種烘托、比喻加以描述。今天,大家吃蟹時也會迫不及待的將自己的吃蟹經歷發到朋友圈、微信、微博等平臺,為的就是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這份美味和愉悅。
|